打小对用不坏的东西有种执念。 童年时代,这种执念体现在文具上——早在同桌啃着铅笔头,计算4和6的公约数时📝我就在锲而不舍地买钢笔🖋 钢笔可比铅笔经久耐用多了。至少在它们被摔成歪嘴巴之前我是这么想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事物的这种期望却并未减淡。好在人生是条螺旋上升的路🌪 如今反复纠结的点,已经和童年时代不在一个高度了。 哈哈哈哈哈( ̄ิ∀  ̄ิ๑) 我开始追求可以共岁月的锅碗瓢盆。 当年在德求学时的一大乐趣🎏 就是逛小镇每周六上午的二手市场。 看看德国人家的奶奶们都有些什么好宝贝👵尤其会留心能不能淘到一些姿韵犹存的铸铁锅。毕竟这种锅是可以传承百年的,要挑到一口长得好看的就太重要了。 可惜大多时候都是兴兴而去,悻悻而归。 因此看到下厨房的北鼎铸铁锅🍳 小仙绿的色调配上小褶裙🥦 用——贼心四起——来形容我刹那的心情🙆恰如其分。 然而一周前惊喜地收到申领成功消息,却碰上我出差。家中的老爸老妈替我收货时,实在不能理解我怎么搞了一头这么重的锅回来🐿 ——作为欧美的当家厨具,铸铁锅引入中餐厨房的时间并不长,长辈们对它知之甚少。 其实一般来说北鼎珐琅铸铁锅最保守的功能就是家中的砂锅的位置。 (~|。・ω・)っ咳咳,除了煎中药?) ——它很适合各类煲汤、炖菜和煲仔饭。 它最大的特点在于锅盖厚重,里头的水蒸气背不动重重的锅盖🌬 只能憋在里头形成了高压效果💨 因此做炖菜既不容易噗锅💦又省时节能。 此外它又不像砂锅或高压锅 🦉需要用炒锅预处理一遍食材再转移到高压锅内焖煮。 🐂单单一头铸铁锅就能实现先炒再焖,最后还能当食器直接端上餐桌,省去了不同器具间的来回倒腾。 正是因为少洗一两个容器,捕获了本懒汉的痴心一片👨🌾 这次因为出差,两道菜从操作到拍照,全靠老爸老妈出手相助,之前从未接触过铸铁锅的两位,做完菜后问他俩对这头新式厨具的使用感受。 ——嘿嘿嘿,好用!
751.0 卡
27.0 克
32.0 克
80.0 克
4.0 克
5.0 克
572.0 毫克
E,B
Zinc,Calcium
暂无适宜与禁忌信息
铸铁锅根据内壁材料的不同分为两种:
🌚黑珐琅和🌝白珐琅
然而这种不太准确的称呼导致我在入坑前一直很迷糊。
其实黑珐琅就是铸铁本身,并没有珐琅。
白珐琅才是在铸铁的外层再喷上一层玻璃纤维,也就是珐琅。
两种珐琅各有特点:
左图黑珐琅
表面是粗糙的铸铁,比较适合做油水丰富的菜。它和铁锅一样,需要经历开锅和养锅的过程,只有用得多了,才会渐渐变得油光发亮越用越顺手。前期需要避免用洗洁精清洗,长时间不用需要涂油护理防止生锈。口味清淡的我,从17年养到现在还是左图这样🤦。
右图白珐琅
白珐琅的原理类似我们熟悉的搪瓷碗,因为表层涂布一层光滑的珐琅,所以不需要开锅上手就能用。日常可以用洗洁精清洗,闲置时不需要涂油,在保存方面存在很大的优势。此外因为珐琅不会同食物发生反应,比黑珐琅更擅长煮养生类的汤羹和甜品🍜北鼎这款就属于白珐琅。
铸铁锅因为蓄热性和密闭性强,焖煮食物时站在旁边感受不到像普通汤锅一样的热辐射,容易产生锅不烫的错觉。所以提醒老妈操作的时候要记得使用防烫手套🧤。
结果我俩视频的时候,远程她开箱就发现了两只可爱的锅帽,产品设计的好贴心啊,把手也是省力好提握。
打开铸铁锅厚厚的锅盖,锅盖内侧的小点点是一个个凸起的凝水点🐳
烹制食物时,抵达锅盖的水蒸气会在此汇聚滴答均匀地落回到锅里,所以不容易干锅。
很走心的一点设计是北鼎的珐琅铸铁锅将锅帽的螺旋隐藏起来了,锅盖内侧是一个整体,清洗起来很方便,不用担心藏垢和生锈。
第一道菜品🐖
是老妈的日常款萝卜蹄汤
肉店老板已经帮忙剁碎蹄膀
清洗蹄髈
焯水去浮沫后将蹄髈捞出
锅中换水
水烧开后放入蹄髈
5片生姜
炖煮约15分钟后
加入一大勺白酒和盐
小火慢炖的同时
白萝卜削皮、削小块
锅内的蹄膀炖50分钟后加入白萝卜后继续炖15分钟加入3勺盐撒上香菜出锅
该步骤名为:
🐧论一口锅的颜值
是如何力挽狂澜回老爸的拍照水平的
第二道菜品🐟
无水茄汁闷大虾
我提供远程技术指导。老妈没体验过无水烹饪,对焖菜可以不用放水还不会黏锅的菜品显得很惊奇新鲜。
先由老爸去虾线
开火热锅
倒入10ml的油
加入拍瘪的蒜和干辣椒炒出香味
转小火
加入番茄酱、糖、盐、香葱、香菜、和所有调味粉略炒匀。
再加入虾和一勺黄酒去腥。
半个柠檬切成片
加入入锅中翻炒均匀
盖上盖子
再关火闷3分钟
因为重重的锅盖,密闭性强,无需加水,食材自身的水份受热挥发碰壁后会乖乖的沿着锅盖内侧凸起的凝水点滴回锅中。
又因为锅体厚重,直接端到餐桌,比普通锅更保温,是冬日里的一个隐藏福利。
酸酸辣辣的口味对老妈来说很惊喜。原话是“做出来怪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