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广东,一到春天👒,艾草茂盛,我们会用新鲜艾草做一些吃食,比如艾粄(读音“板”),跟江浙的青团一个意义。 会做艾粄的家庭一般在家自制,但我身边没有做艾粄的,外面买的又不合心意。 趁这个漫长假期,就自己动手吧。 好难,网上艾粄的菜谱,都是经验菜谱,处处写“适量”,对于新手来说,真是一脸懵,而且,做小点心啊,用量的差异,结果会差很多。只能自己研究,屡次试验,借鉴精确的青团菜谱。 感谢@爱莲之美@宝贝们的妈 的耐心解答。 最终,形成一个有具体用量的方子: 🔆未经处理的材料,大致比例 ——艾草:萝卜:粉(糯米粉+粘米粉+澄粉)≈1:1:1 糯米粉:粘米粉≈2:1 糯米粉:澄粉≈12:1 以上比例做出⑩个艾粄,皮子较韧,较有嚼劲,再次加热适合用蒸的方式。(热汽使它稍软)。 下面告诉你调配出自己喜爱口感的经验之谈: 🔸糯米粉,负责软弹粘。 🔸粘米粉,负责硬挺。 🔸澄粉,负责滑韧。 我试过: 1.糯米粉:粘米粉=10:1,感觉口感太软,蒸汽加热不容易立体成型。蒸汽做熟以后,如果再次加热,用微波炉或煎的方式比较适合。 2.只加糯米粉和粘米粉(接近2:1)——不加澄粉而粘米粉稍多,感觉粉质感有点明显,少了点粘糯。 了解了各种粉的特质,你就可以通过增减比例试验出自己喜欢的皮子了。 在最后的小贴士,再告诉你艾粄和青团的一些特质差别,如果你有兴趣了解的话。🤗
618.0 卡
25.0 克
26.0 克
99.0 克
7.0 克
11.0 克
680.0 毫克
A,B
Magnesium,Iron
暂无适宜与禁忌信息
先准备馅料。
萝卜切片后,切丝。
(萝卜丝用刨的方法,更细,但我觉得吃起来无感)
虾皮和腐竹冲冲水后,泡一泡。
猪肉切小丁,加少许盐、酱油、料酒、淀粉,腌制。
(肥瘦相间的肉口感更好,我的猪肉太瘦了,所以加了点淀粉,提前腌制,免得太柴)
腊肠切小丁。
(别人送的腊肠有点肥,弥补了太瘦的猪肉。)
腐竹切小片。
处理好各种食材的形状后,腊肠丁、猪肉丁下锅爆香,再加入虾皮、腐皮,翻炒,盛起来。
爆香肉丁剩下的油,放入萝卜丝,翻炒,加入一些水,煮软后,放盐和胡椒粉,炒匀。
萝卜丝盛出,沥水。
萝卜丝稍干后,倒盆里拌入肉丁、腐皮等。完成馅料。
艾草买回来,择走粗的、坏的。沸水下锅,等艾草变鲜绿色(不用等水冒大泡),就倒到沥水篮,凉一会儿。而后,把艾草上的水稍挤干一些。
(不等水开,不用焯水数分钟,是因为我们这里卖的艾草,不怎么涩)
食用碱(小苏打)不在这一步加,因为这一步不会影响艾草色泽。
装好适量的粉。
各种粉,和油、糖、食用碱,混合。
食用碱,不宜比我写的量多,能避免吃出明显的碱味。
艾草,放入机子,打成泥。可以加一些热水(加热水,是因为等会儿倒到粉里,粉团柔软些),帮助机子运动。
艾草泥加入混合粉中。
分次加入,避免过湿。
边加,边揉匀。
揉成浅绿色团状。
抓取一块面团(粉量八分一左右,约40克),团圆,压扁,放入沸水中,煮到漂浮,漂浮几十秒后,捞出。
熟面皮,放入生面团里,继续揉匀。
(生熟混合,粉团的延展性更好,不易开裂)
揉匀,至橡皮泥手感,包上保鲜膜,静置一段时间,让面团的各种材料融合。
分成十个小剂子,盖上保鲜膜,用一个,取一个。
取一个剂子,团圆,用手压扁,一个压成直径约15厘米的圆形(当然,手擀面皮更均匀,我这是贪图方便的做法),放入馅料,像包饺子一样包。
没放包法图,因为我包得丑。
放张团好的团子,好看一点。我用的是九阳蒸锅,上面垫硅胶垫。
包好,沸水上锅,大火蒸8分钟,开盖出锅,晾凉。
凉几分钟后,软硬适中,口感最好了。
咬开,有点软,有点丑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