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末,在北京玩得很愉快,也错失了找下家的最好时光。其实最近老是在想,如果当时能够积极面对,积极进取,会不会现在也无忧无虑喃?话说在北京尝到了很多特色小吃,其中有一道就是炒疙瘩,是在护国寺小吃店吃到的。炒疙瘩是北京特有的一种面食,将小小的面疙瘩又煮又炒,起源于民国初年,北京和平门外穆老太太和她女儿的“广福馆”,最初来吃的大多是劳动人民,因为便宜又好吃,后来越卖越有名,许多社会名流也慕名而来。这个小小的面疙瘩以它独特的风格为北方的面食倒是增添了新的花样和口味。加上各种蔬菜粒,感觉一盘都是小粒小粒的,挺可爱,吃着很香很Q。没有这样吃过,所以觉得很惊奇,面也是依旧地劲道。回家后,就一直想着要做这么一盘炒疙瘩。 色彩鲜艳,黄绿红黑相映成辉;味道不错,是不同于川菜的味道,清淡清香;将面当成菜来炒,也是不同于川菜的做法。换种口味,换种方式,也许就可以换种心情。
174.0 卡
16.0 克
7.0 克
30.0 克
7.0 克
1.0 克
295.0 毫克
D,A
Iron,Calcium
暂无适宜与禁忌信息
首先和面,比饺子面略硬一些,醒发半小时,擀成薄片。
将擀好的面切条
切成面丁,放在盆里面加干面摇晃,使疙瘩外形圆润。
在开水锅中煮四分钟,然后捞出,过凉水。
黄瓜,柿子椒,红黄彩椒,胡萝卜切丁,牛肉切丁(然后放入生抽老抽,料酒葱姜末腌制)。
胡萝卜焯水,然后捞出备用。
锅中放油,油热后先下牛肉放料酒,牛肉变色以后放胡萝卜丁翻炒,接着放入柿子椒,红黄彩椒,黄瓜丁翻炒,最后下入疙瘩,加生抽老抽半杯水,小火焖制三分钟即可
成品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