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菜,是四川地区特别常见的一种蔬菜,学名叫“抱子芥”,又叫“超生菜、背儿菜、抱儿菜、娃娃菜、母子菜、”,是属于芥菜的一种。我以前老是问长辈,为什么这个菜叫做“儿菜”或者背儿菜,有个阿姨跟我说是因为这个菜底下那一大块母菜上长了特别多的芽块,就是像是母菜把她的“儿子”背在背上一样,我本来以为这只是戏言,要写菜谱的时候去网上搜了一下这个菜,没想到确实是源于此~ “儿菜粗大的根部上,环绕相抱着一个个翠绿的芽包,如同无数孩子把当娘的围在中间。一母多子,这也是它叫“儿菜”的来由。儿菜具有芥菜的清香,但口感却要好很多,甘甜而不带苦味,嚼在嘴里,肉脆少筋,不带残渣。色彩漂亮,外叶碧绿,内心洁白,切成薄片,绿白相间,如果炒菜的时候,用些红辣椒做点缀,煞是喜人。”以上来自百度百科。 儿菜这个东西,我小时候是特别讨厌的,因为它吃着回味总有一股若有似无的淡淡的清苦味,我又很在意这个味道。我家里人最喜欢的做法是直接清水煮,喝汤然后用儿菜蘸辣椒蘸水,或者是切片清炒,这也是传统常见的做法。对儿菜改观是因为去年偶然去了一家只开六天的Pop-Up Brunch,上海过来的料理人把主菜里替换了一部分当地食材,其中一道烤沙拉中就有儿菜,烤过的儿菜我竟吃出了一股烤孢子甘蓝的味道!那股我特别介意的苦味完全消失了,只剩清甜,口感也是水分充足又嫩,瞬间打开新思路,想着今后吃儿菜就用烤的了~ 之前我写过一个烤孢子甘蓝红薯沙拉的菜谱,(姐妹篇链接在此: http://www.xiachufang.com/recipe/102139707/)红薯可以替换成南瓜,按这个思路把孢子甘蓝换成儿菜的话,就产生了这个烤儿菜南瓜沙拉啦~ 这次用的是贝贝南瓜,饱腹感强,吃起来像栗子一样,粉粉的甜甜的,单吃容易觉得干,但配上清甜多汁的烤儿菜就正好啦。配菜还加了切丝的紫甘蓝,增加了脆脆的口感,当然紫甘蓝也可以替换成别的任何沙拉菜,牛油果是个人比较喜欢的,也可以根据情况选择。酱汁用基础的油醋汁已经很好吃了,不用也行,尽量避免用热量太高的沙拉酱吧,热量高负担重,而且也抢蔬菜的味道。
712.0 卡
16.0 克
14.0 克
54.0 克
3.0 克
16.0 克
903.0 毫克
B,A
Magnesium,Calcium
暂无适宜与禁忌信息
准备好所有配菜~ 烤箱预热190度,贝贝南瓜洗净表皮擦干,用叉子在表面叉一些小孔出来
放入预热好的烤箱中下层,190度,先烤20分钟
烤南瓜时来处理儿菜,根据情况削去有纤维影响口感的表皮,很嫩的话也可以不去皮,稍微削一下杂叶就好。削好的儿菜根据大小对半切开或者整个不切,撒上适量橄榄油、细盐、黑胡椒拌匀。
在能进烤箱的盘子上铺开,此时差不多烤南瓜的20分钟已经到了,把儿菜放入烤箱内,和南瓜继续190度烤20分钟。
烤的时候可以把牛油果切块,紫甘蓝洗净切细丝,准备好油醋汁。
烤好的儿菜和贝贝南瓜取出,贝贝南瓜切开去瓤,切成大小合适的块,与儿菜、紫甘蓝、牛油果放入大碗中,淋上油醋汁拌匀即可。最后可以根据喜好撒上一把蔓越莓干/蓝莓干/坚果。